體外震波最早使用於泌尿道結石之碎石術,近二十年左右,開始用於治療肌肉骨骼疾病。源起於震波碎石的概念,用於碎解肌腱之鈣化,逐步發展於治療骨骼及軟組織疾病,並且使用日漸普遍。針對慢性疼痛及骨折不癒合的部位給予高能量的震波,實驗證實可以:

  • 促使微血管新生。
  • 促進鈣化組織被吸收。
  • 抑制有害物質分泌。
  • 軟化纖維化之筋膜組織使恢復彈性及柔軟度。
  • 刺激骨頭生長,達到組織再生及修復的功能。

經由上述作用讓症狀獲得持久性舒緩與刺激骨折的癒合,治療效果達九成以上,並且無不良副作用,亦無傳統手術治療的高風險與代價。近年來,體外震波已逐漸成為骨科不可或缺的利器。

有別於傳統療法,體外震波治療能在高效率的基礎上,同時確保患者的安全。

  • 自體修復:震波治療屬於促進修復性治療,以自體修復為主要目標。
  • 非侵入性:震波治療時,僅接觸皮膚表面。
  • 不需服藥:震波治療不須配合藥物與針劑,本身即有卓越效果。
  • 不需住院:震波治療後,能立即回復正常生活。